各位會員大家好! 感謝大家的支持及全體理監事同仁的推舉,讓本人及韓吟宜主任、張維典主任及陳奇祥主任順利當選第二十屆急救加醫學會理事長及常務監事。
疫情漫延兩年多來,急加各位同仁一直站在抗疫第一線,倍感辛勞,學會致上萬分敬意,也請各同仁多注意個人身心健康!
自二月中旬學會事務逐步交接後,亦感謝各功能委員會主委、副主委及委員全力幫忙,學會工作逐漸展開。本屆回歸原學會委員會架構,功能接近的委員會合併,及各委員會委員人數亦望勿擴張太多,功能有關聯的委員會可互相支援!若會期中有需要特別事項及工作案,可經理監事會(若緊急可由常務理監事)商討決定加設特別(工作)委員會,邀聘委員(專家)去執行事務!不致在工作量加重後導致人手不足之困擾!
學會本屆邀請台大韓吟宜主任續任教育委員會主委,教育課程方面首先邀請國內外専家演講分別安排在3月12日The impact and challenge of COVID-19 in Taiwan ,及4月9日critical care symposium - critical care nutrition update 等課程,報名出席現場額滿,上線報名參加者亦達到壹千多人,討論熱烈,盛況空前,感謝大家對學會安排的課程滿意及踴躍,後續學會及教育委員會亦陸續安排更多精實課程,以饗大家。
編輯出版委員會主委力請奇美醫院陳欽明教授出任,陳主委與全體委員目前己火力全開,儘力整輯學會的醫學期刊,在上屆蘇理盈主委及各委員建立良好的基礎下,期望本任期內向科技部申請審核學會的醫學期刊能通過爲"優良期刊",也期盼會員更踴躍投稿,使學會期刊能量質並進!
研究委員會邀請成功大學莊佳璋教授出任主委一職,除了延續葉育彰主任先前連繫紐澳core資料庫的合作研究外,學會本屆將會設立跨院研究合作機制,學會作為一合作平臺,協助各地會員聯繫研究上的合作,(或建立相類似Taiwan core的資料庫),有利於會員合作研究外,亦可整合台灣急護方面資料,提供政府可能作爲醫療政策發展的參考,有望達到政府,學會及民衆三贏的成果!
本會亦將參加由重症、急診及麻醉三學會共同發起之”氣道訓練聯合委員會” 共同合作;氣道處理爲急護重症十分重要的一環,各國已有相關學會及訓練營的成立,本會這方面的專家人才濟濟,亦當貢獻參與,大家共同推舉臺北慈濟醫院急診部楊久滕主任爲本會代表組長,楊主任亦為臺灣急重症模擬醫學會理事長;組員包括三軍總醫院麻醉部呂忠和主任、大林慈濟醫院急診部李宜恭主任,光田醫院麻醉科何始生主任及本人,後續亦需本會各専家加入團隊。而本人及何始生主任亦為國際氣道處理學會(IAMS)理事,望將IAMS多次舉辦國際氣道處理訓練的課程及經驗與國內各專家分享,有機會亦可邀請國外與臺灣專家共同合作,藉由增進國際交流,祈能協助國內訓練與國際醫學會加强各項相關教育及訓練雙邊關係!
本會與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近年分別與歐洲、美國、日本、韓國等舉辦多次國際聯合醫學會議,議題豐富精彩,成效雙方皆感滿意,美國重症醫學會(SCCM,USA) 還主動表示本年望能與我會續辦聯合醫學會議。學術委員會主委張維典教授及委員們決定今年也續與重症學會聯合舉辦年會外,年會兩天會期亦特別安排台灣與歐洲加護醫學會(ESICM),美國重症醫學會(SCCM,USA),日本集中治療醫學會(JSICM),韓國重症醫學會(KSCCM)分別舉辦四場國際聯合會議,亦邀請香港危重病醫學會(HKSCCM)及新加坡加護醫學會(JSICM)加入,國內外專家齊聚一堂,請大家拭目以待!且今年適逢急加學會與歐洲加護醫學會同爲四十周年紀念,到時在兩會聯合會議上會作一共同慶祝儀式,盛況可期!
基於臺灣在人工智慧與數據科學的潛力和未來發展,去年急加與重症兩會聯合創辦了第一屆臺灣自己發起的急重症國際會議Smart 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SECC,在國際會議及兩會聯合年會中,國內參加人數超過 2000人,線上會議國內外參加人數超過2500人,故籌辦的核心委員會決定將其規劃成常規性台灣急重症國際醫學會議,會議名稱沿用”SECC-Best of SCCM,Smart 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智慧急重症醫療國際會議”,會議的永久網站已在建構中,期望藉由多國及多層次的學術交流和研究成果分享,爲臺灣創造更多數據科學臨床試驗的多國多中心研究合作契機。
另一方面,人工智慧(AI)產業界邀請本會參與”台灣智慧急重症聯盟發起共識會議”,緣起爲近期政府部門關於智慧醫療的申請專案已朝向多中心和多産業的跨領域合作模式發展,機器學習也邁入聯邦式學習的新世代,AI產業界期藉由急重症相關學會共同發起成立智慧急重症聯盟,整合頂尖優秀的人工智慧和數據科學産業和研究團隊,邀請智慧醫療專家擔任顧問,媒合産學研醫合作團隊成立各項專案一起爭取經費及協力完成。後續亦歡迎本會各專家加入,共襄盛舉!
提升國內急重症醫療品質當然為學會要務之一,責無旁貸,感謝廖文進前理事長應允出任診療政策委員會主委,廖教授亦邀請蔡維謀前理事長、林宏榮副司長、陳石池院長、黃瑞仁院長、周志中副院長、李博仁副院長、蔡易廷執行長及馬漢平副院長等出任委員,皆爲産官學經歷豐富之士,加上教育委員會及急救復甦後照護小組等共同合作努力,必能爲急重症醫療品質提昇給予最大之推動力!
學會各方面的資訊及推動事務也希望會員能於最快時間內知悉,我們邀請哈多吉主任出任公共事務委員會主委,哈多吉主任在上屆學會服務時,將學會各方面的資訊幾近即時發布之高效率,大家有目共睹,學會續會以多媒體管道適時讓會員知道學會各種活動及狀况,讓大家更有凝聚力!另一方面,若疫情有所減緩及安全情況下,學會也會適時舉辦一些民衆醫療常識講座活動,醫療常識教育民衆也應是學會的社會責任之一。
再次感謝會員的支持及各功能委員會主委、副主委及各委員全心全力的付出!急救加護醫學會邁入40週年,幸獲前任各理事長及理監事會前輩審時度勢,立穩根基;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我們也勇於承擔。學會的進步,仍需群策群力,歡迎各會員建言賜教,學會保持溝通暢順!
疫情尚未平息,醫界同仁及大眾仍需戒慎恐懼!
在此壬寅年暮春三月櫻花盛開之際,祈願疫情儘快過去,讓社會恢復平靜健康的生活!
理事長黃家樂
202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