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地區急救加護醫學會 (Western Pacific Association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WPACCM)」創立於1981年,李俊仁教授擔任該會第一屆理事,1982年3月28日由李俊仁教授結合國內有志於急救加護醫學學術與研究發展之醫師們創立中華民國急救加護醫學會的前身,名為「西太平洋地區急救加護醫學會中華民國分會」,英文名為「WPACCM, Taiwan, R.O.C.」,為WPACCM創始會員之一。創會宗旨在於提昇國內急救和加護醫學之教學訓練及研究,並促進西太平洋地區之國際學術交流。李俊仁教授於1983年升任WPACCM副會長,並爭取到同年由本會在台北主辦第二屆WPACCM學術研討會,李教授在1985年升任WPACCM會長。1997年李建賢教授擔任WPACCM副會長和吳明和理事長再次爭取到由本會在台北主辦第九屆WPACCM學術研討會,聯合國內各大醫學會共同辦理,突顯重症醫學發展之全面性及多元化。
因應國內專科醫師化制度之設置,本會在1990年朱樹勳理事長任內更名為「中華民國急救加護醫學會」,英文名為「Society of 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SECCM), Taiwan, R.O.C.」,同時創刊發行本會雜誌-中華民國急救加護醫學會雜誌,由陶阿倫主委擔任總編輯。本會於1991年李源德理事長任內建立專科醫師制度,1993年專科醫師甄審分為重症、外傷及急診等三類。1994年急診醫學會成立後,本會淡出在急診專科扮演的角色。會務著重於急救和重症醫學等領域。在急救方面為提升ACLS訓練教學,在前後任王世名理事長與吳明和理事長推動下,本會、心臟學會和急診醫學會於1997年共同成立ACLS聯委會,由本會秘書處協辦各項ACLS聯委會事務,後續加入麻醉醫學會(1998年加入)、重症醫學會(2000年加入)和老人急重症醫學會(2008年加入)成為六個學會的聯委會。在重症方面,本會在1997年會員大會通過設立重症醫學專科醫師。1998年本會部分會員因故離會另組友會「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其中部分會員在兩個學會同時都擁有會籍,兩會在國內重症醫學領域的發展上各自努力,有競爭也有聯繫合作。鑒於國內重症醫學專科訓練及甄審之重要性,2004年在前後任蔡正河和唐高駿理事長推動下本會、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和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等三個學會共同成立重症醫學專科醫師聯合甄審委員會」(簡稱聯合甄審委員會);共同辦理國內重症醫學繼續教育訓練和重症醫學專科醫師甄審。2012 年12月在陳石池理事長任內再加入外科醫學會、心臟學會和麻醉醫學會等三學會,從此成為有六個會員學會的聯委會。政策參與上,本會在吳世銓理事長和陳文鍾理事長任內協助衛福部(昔衛生署)設置[醫院執行緊急傷病患轉診辦法]、加入緊急醫療救護諮詢委員會及推動安寧緩和醫療與器官捐贈。
在急救加護醫學的學術發展和教育訓練方面的出版品,除了本會雜誌外,本會也在1999年曾淵如理事長任內,由李建賢教授策畫和唐高駿教授主編出版[外傷及外科重症醫學]。在2012年由王宗倫理事長策畫出版[台灣急救指引]。在2016年由前後任陳石池理事長和鄭高珍理事長策畫,黃瑞仁教授和張維典秘書長主編出版[急重症臨床技術操作手冊]。在2018年由廖文進理事長籌畫和張家昇主委主編,計畫出版新的台灣急重症教材。此外,為整合與團結國內重症醫學的學術發展能量與國際交流實力,本會與友會重症醫學會也積極合作,自2015年開始共同合辦年會,且本會雜誌與重症醫學會雜誌也於2016年整合共同出版-台灣急重症醫學雜誌,並由本會編輯出版委員會廖文進主委與重症醫學會編輯主委共同擔任首任主編。再者,兩會也在2015年共同完成台灣重症疼痛躁動譫妄(Taiwan PAD)專家共識會,並出版PAD指引和在共同之雜誌上發表PAD綜合論述,期能提升台灣在治療重症疼痛躁動譫妄方面的的醫療品質。2018年本會也協辦腎臟醫學會在台北主辦的第二屆亞太急性腎損傷和連續性腎替代治療的國際會議,希望能循此模式與更多國內重症相關學會,一同為提升台灣的重症醫療照護水準而努力。
鑒於本會過去在國際學術交流的輝煌歷史,除了歷屆理事長在年會邀請國外專家學者來大會演講外,在鄭高珍理事長、理監事群和葉育彰秘書長的推動下,由鄭理事長率團至義大利米蘭參加ESICM 2016年歐洲加護醫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ESICM)年會,並與ESICM理事長Daniel De Backer教授和學術主委Maurizio Cecconi教授會談簽訂合約成為姊妹學會,De Backer教授也在2017年回訪出席我會與重症醫學會的聯合年會,表達對兩會的友誼與合作之重視。本會會員加入ESICM會員時可享有雙重會員身分(Dual membership)之折扣,只要具有本會有效會員身分,在參加由本會協辦ESICM在亞洲舉辦的相關活動時可享有等同ESICM會員之折扣。2017年本會協辦ESICM在香港舉辦的第一屆EURO ASIA的重症醫學國際會議,本會廖理事長受邀與會並擔任座長,同時也藉此機會與香港及韓國的重症醫學會建立交流。2017年本會也委派葉育彰秘書長與澳洲紐西蘭加護醫學會(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Intensive Care Society, ANZICS)理事長Marc Ziegenfuss主任洽談備忘錄草稿,進行重症醫學學術交流和研究合作的準備工作;同時本會也協助ANZICS在新加坡舉行的2018年SG-ANZICS國際重症醫學年會,也藉此機會和新加坡的重症醫學會建立交流。
WPACCM近年來在進行重建及復興,並更名為「Asia Pacific Association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APACCM」。本會於2017年在李建賢教授、唐高駿教授和廖文進理事長的推動下,續盡本會為創會會員之責任,積極參與現任APACCM理事長Ross Freebairn 教授籌組的重建工作,APACCM學會重建後以推動泛亞太區急救加護醫學的學術交流與教育訓練作為首要任務,也會藉由新網站促成各學會會員間的合作。本會也在廖文進理事長、理監事群及秘書處的共同努力下,與世界加護與重症醫學會聯合會(World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of 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WFSICCM)理事長Jean-Louis Vincent教授接洽協商,於2017年由陳奇祥常務理事代表學會飛往巴西里約熱內盧參加WFSICCM年會,會中正式宣布本會加入WFSICCM,更進一步讓本會邁向國際舞台,期能拓展台灣在國際重症醫學的學術交流、國際互助和研究合作。
本會將秉持創會宗旨,持續和國內各重症醫學相關學會密切合作,繼續推動讓重症醫學專科成為衛福部認可之專科,同時加強重症醫學基礎訓練之內容,定期舉辦心臟超音波、呼吸器、葉克膜、急性腎損傷和連續腎替代治療、營養、低溫治療、復甦後照護和重症安寧緩和醫療等工作坊,提供重症醫學進階訓練,希望完成訓練及通過聯合甄試的重症醫師能給予國內重症病人最佳之照護。在會員交流和福利方面,本會在廖文進理事長的積極推動和理監事群及秘書處的共同努力下,在2017年分別建立學會臉書和開始發行會員通訊,藉此強化會員之間的交流,並於2018年全面更新學會網頁,提供更便利的會員服務和學術交流平台。在國際學術交流和研究合作方面,本會將持續與國際各學會之合作,積極爭取會員參加國際會議之優惠,推薦更多優秀會員成為大會演講者或國際重症醫學聯合會代表或理事,同時本會也將繼續執行獎勵國際學術交流方案,提升本會的國際能見度,爭取更多國際學術交流的機會。進一步也希望能學習ESICM和ANZICS在多中心研究合作上的卓越成功經驗,本會在葉育彰秘書長的努力斡旋及廖文進理事長的指導支持下於2018年成立「臨床試驗和資料庫研究委員會」,期能建立研究平台,協助會員發起或加入國內或跨國多中心臨床試驗和資料庫研究,研究成果除了可直接協助解決國內重要的重症相關問題,也希望對國際重症醫學發展有貢獻,本會期能藉由培養及協助會員完成及發表重要研究提高本會在國際重症醫學的學術地位,同時也讓每個會員都以身為本會會員為榮。歡迎有志於重症醫學之學術發展、教育訓練、研究合作和國際互助的會員一同為台灣的重症貢獻心力,也希望會員們能鼓勵提攜年輕有為的後進加入我們,共同開創嶄新光明的前景。